有目的的将设计意图以视觉形象方式再给观众的艺术创作
舞台布光是演出空间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情节的发展对人物以及所需的特定扬景进行全方位的视觉环境的灯光设计,并有目的将设计意图以视觉形象的方式再现给观众的艺术创作。应该全面、系统的考虑人物和情节的空间造型,严谨地遵循造型规律,运用好造型手段。其中包括:
-、塑造演出情景所需的形象、创意描写
A)外部形象的描写——主光源、环境、轮廓逆光
B)心理描写——对白、独白、回忆、希望、幻想
C)创意描写——具象、抽象、写实、非写实
二、表现剧情所需的舞台时间环境
A) 空间环境的表现——
B) 时间环境的表现——
C) 季节环境的表现——
D) 其他环境的表现——
三、把握演出情节所需的舞台氛构成关系
A) 亮度关系——明亮程度的制订/透视/明者抢前、暗者退后/明暗对比控制/高调-强调重点/低调-效果显著
B) 色彩关系——现实/装饰/饱和度温/原色对比-间色对比
C) 时空关系——时间色彩变化/光区空间变化/透视感/距离感
D) 观演关系——情感交流/心理共鸣
E) 形式关系——自然/夸张/抽象
F) 审美关系——与演出和揩的创作;审美的标准与/表现效果/素养
G) 主观客观关系——主观表现情节的构想;客观再现演出灯光的空间构成
H) 主次关系——重点人物与非重点人物,人与景的效果——人亮与景亮;强调重点——减弱非重点,局部支点一个整体演区
I) 情境关系——同一场景可产生不同灯的光效果,做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J) 创作语汇关系——有自主创意的;与情节密切相关的;连续画面的灯光构成效果
四、技术保障以及实施
A) 视觉的特征——超光性/适应性/疲劳性
B) 适当亮度——剧场以及观众席的大小/欣赏距离/内容情景的要求/投光距离/投射面积/功率/光效利用率
C) 光具的组合——灯具性能的利用/多灯排列设置/灯具组合共用/定点光/单灯特灯/效果器材应用
D) 布光效果——投光角度-投光方向/光区组合钦接/灯具的隐蔽方式-暴露方式
E) 控制及操作——调光—改变电压/与情节相吻合时空转换/变化时机—台词—体形—曲调—声效/编程、操作、管理
舞台布光造型基础
今天开始,对舞台布光做一个连续的阐述,文章出自冯德种1982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灯光设计专业,曾先后数次赴日本研修、访问、进行学术交流,还多次参与中日两国的舞台电视演出协作工作,回国后在中央戏剧学院任教,现担任该专业教研室主任。本篇是他汇自己从事舞台、电视灯光设计的创作艺术同专业新信息基础上编著的,是一篇概括舞台灯光创作艺术规律的、简明扼要、内容丰富、实用性强的文章。¬——本论坛将连续报道,请密切关注!版权所有转载者请注明出处:《舞台灯光设计概要》
第一节、 舞台灯光的构成要点
一、演出空间构成特点
建筑,雕塑,绘画是把时间,空间在平面或立体中保持相对永恒的艺术。演出艺术作为综合时间和空间艺术需要一个维持观演关系的空间——剧场或演出场所。舞台美术家在超越时空的演出中共同构成具有声、光、色、形等多维因素的视觉和听觉的创意空间,并隋着时间,以及情节、场景的转换而延续发展。不论是戏剧情节的转折还是戏曲歌舞的表演,与此同时,演出灯光在观众视觉中或以不知不觉的方式进行光的明暗效果变化、形体空间的变化或以灯光设备本身具备的功能造成各种视觉表现效果。以塑造形象、渲染色彩、变化节奏等方式参怀演出并形成有视觉语汇的特舞台演出空间气氛,从而影响观众的情绪变化,构成情景、演员、观众相互影响的与舞台演出内容吻合的接特定空间。
1、 演出空间
1、)舞台
根据演出场景特点以及剧场演播室等演出环境中发现可以利用客观条件进行灯光设计。
2)剧场、演播厅等演出空间的状况
※ 空间环境:调查了解剧场,测量绘制或索取演出环境空间的平面图、剖面图资料,剧场台口的高度、宽度、舞台深度的数据和比例尺单位。
※ 设备状况:吊杆的数量长度、排列间距、顺序编号、平面位置等。
※ 用电负荷:主干线额定负载容量、支线回路的额定负载容量等。
2、 研读剧本及创意构思
剧本是进行灯光设备,创作构想的依据,其中可以了掘与创作相关的表现空间加以提炼加工。
1) 找出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特点、情节变化、矛盾冲突、设想所需的环境。
2) 对时代、时间、季节、场景环境、光源方向以及色彩等方面的描述进行设想和定位。
3) 确定与相适应的演出表现方法和表现手段。思考用何种灯具可以创造与剧情相吻合的舞台视觉效果。
4) 剧本提示的场景、舞台装置。
3、 时间与空间转换的表现
1) 天候:日出日落、黄昏至夜晚、夜晚至黎明、季节变化、月夜星空、地点与地域的变化等。
2) 地域空间、心理空间、场景空间、虚疑空间、局部和整体的转换等。
4、 从平面到立体的造形构想
对于每个形体表面视觉效果的制作加工和组合以及前景空间、中景空间、后景空景空间的平面构图表现应用。上、中、下部空间的里面组织安排以及实现的方法预测。
例如:逆光位置的设定:水平方向、垂直角度、位置高度、灯具数量等。
5、 局部与整体的画面构图
控制灯光和色彩和照明区域。以面积大小、形状、数量来表现舞台视觉画面的构图。
6、 表现形式选择
风格确定根据创作的整体恰当的表现表式。
过到现在将来连想幻觉萝境回忆憧憬感觉印象抽象与写实等。
7、 在有限空间中表现无限空间
在演出中存在着千差万别的巨大的空间效果变化。
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表现:特定的舞台空间与特殊的舞台表现形式话外音:对白:独白等。
对实际的空间环境进行改造和拓展,或进行夸大或进行缩小的描绘。
对剧中人物角色心理空间的描写和表现。
8、 灯光变化的方式
1) 以情节变化是空间变化的契机。
2) 以台词确定的灯光变化契机。
3) 以动作确定的灯光变化契机。
4) 以音乐或音响效果确定的灯光变化契机。
5) 以时间确定的灯光变化契机。
9、 不同风格流派的空间处理
古典、浪漫、自然、现实、象征、立体、未来、构成、表现、超现实与音乐、音响效果相关的时空转换:曲调、旋律、节奏。
舞台布光造型基础
二、空间表现手段
1、 对灯光器材设备的特点性能的调研
※ 泛光灯:天地排灯、脚光灯、顶排泛光灯等。
※ 聚光灯:凸透镜聚灯、柔光聚光灯。
※ 无透镜聚光灯:回光灯、PAR灯及封闭灯泡。包括:平行、集光型、柔光型、散光型等。
※ 成像聚光灯:造形灯以及成像插片、追光灯。
※ 幻灯效果灯具:水波纹幻灯、跑云幻灯、PANI幻灯及其它效果灯具等。
※ 电脑灯:灯体旋转形式、镜面运动形式、集换色、成像造形、运动变化为一体的照明灯具。
※ 特殊投映灯具:效果器材、换色器、烟雾器、数字电脑投映设备等。
※ 操作控制系统:可控硅调光器及调光操作台各部分功能。
※ 彩色灯光滤色片:各种滤色,色温,减光,反光片,柔光片等。
※ 演示激光:以各色低功率激光发生装置在计算机控制下完成对画面的扫描。
※ 辅助效果器材:烟雾发生器及排风、送风装置。
下雪发生装置、肥皂泡发生装置、二氧化碳烟雾、液氮、炒烟、纸花炮、干冰等。
2、 灯光与被照明物体材料材质特点的研究运用表现
材质——反射漫反射半透不透软硬吸收反射规律。
材料——纺织材料——棉布绸缎丝绒麻布纱布。
金属材料——金银铜铁铝合金不锈钢。
自然材料——木石土砖植物
合成材料——尼龙塑料发泡材料PVC板材。
烟雾材料——乙二醇烟雾油性滞留型烟雾干冰低层烟雾炒烟液氮
表现效果——正投、反投、平面、立体、浮雕、肌理点、线、面、层次、透空、光晕剪影、半剪影等。
表现特点——纲状、绳状、条屏、柱石、纱幕、框架、灯箱等。
3、 布光造型的研究及基本概念:感受与表现
A布光基础——静态人物布光的研究
布光四要素
1) 主光:以主题和视点需要确定主光方向,主光强于其它光,使用聚光灯等硬光照明。
2) 辅助光:是对主光的辅助和补充,起修饰作用。以软光灯照明模拟自然环境的反射光。
3) 逆光:在主光基础上加光。可强于主光,也可低于主光而强于辅助光,起装饰造型作用。
4) 光比:型体对各方受光的明暗比例。可根据创作需求作光比调整,从面获得理想的效果。
布光角度研究:90/120/180/270度等。
B投光实验
投射位置受光效果视觉印象剧场照明设备1)正前上方——安定自然感面光
2)前斜上方——立体有生气耳光
3)正前水平——平淡表情淡化平射追光
4)正前下方——异常不安感脚光及低角度投光
5) 正上方向——形象失真无表情顶排光及顶部投光
6) 正侧上方——对比强烈阴阳脸侧天桥及顶侧投光
7) 正侧水平——强硬冷酷感侧流动灯及平侧光
8) 正后上方——轮廓鲜明装饰感顶排逆光及顶逆光
4、 体验观察生活
a、观察自然环境的变化—日光、月光、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环境影响
b、观察生活—光与人物情景—日光:顺光、逆光、侧光、半侧等效果表现
c、应用—确定主题内容的布光练习:人物画面的布光练习。
相关因素—明暗强弱色彩色调光影光质媒体运动语汇
视觉效果—空间区域变化节奏时空转换表现形式环境处理设计组合
舞台布光—小剧场大剧场伸出式舞台三面舞台四面舞台布光剧场投光实验
5、剧场布光实验:包括剧场照明设备、投射位置、照明效果、视觉印象
TEST-1泛光排灯:舞台整体均匀照明,画景幕的照明,效果分散而均匀
TEST-2脚光地排:模拟自然地面反射光,近距离描写演员,但天幕乱影较多
TEST-3泛光排灯与脚光地排:演区,天幕得到均匀照明,清描淡写,立体感不足。
TEST-4天排灯:均匀渲染天幕的上关部及色彩变化
TEST-5地排灯:天幕下部的明暗色彩变化:日出日落时的剪影效果描写等。
TEST-6天地排灯:上下部同一色时,可获均匀背景照明。可表现画夜朝幕等场景。
TEST-7泛光排灯、脚光、天地排光:消除了杂影,高调淡化效果,人物的主次关系不分明。
TEST-8泛排灯:自舞台上方投射,被投形象表现突出,色光效果更为艳丽。
TEST-9泛光排灯、脚光、天地排、顶排灯:观众视线更为集中,人物造型光不足。
TEST-10舞台流动灯:可增强人物景物的立体感,但台面常出现影子。
TEST-11面光照明:自观众席上方约450角投向舞台,模拟自然光效果。
TEST-12耳光照明:自舞台前两侧投出,增强演员的立体感效果。
TEST-13泛光排灯+脚光+天地排+面光+耳光:在获得充足的亮度时要注意色调关系。
TEST-14泛光排灯、脚光天地排、顶排、流动、面光、耳光:通常采用较多的照明方式。比较周全的方位的投光,根据演出实际需要,通过调光手段,从而获得理想的立体空间效果。
TEST-15追光:通常设置于观众席后方或所需位置时局部空间照明,如人物半、全身。
TEST-16地排、顶排、面光、流动、追光等:通过调光处理表现立体感获得有创意的环境气氛。
TEST-17天地排蓝色、顶排白光、及浅蓝、流动白光:天地排蓝色光造成整体色调,顶排蓝光铺满舞台,其中三台聚光灯分别强调三个局部人物造型,一台流动灯强调圆球形后景。
TEST-18地排灯绿色、蓝色、顶排灯白和蓝色、流动灯浅紫色:天幕由下向上形成蓝色到深蓝色过渡,顶排灯蓝色铺满台面,顶排单灯白色压光后投向人物,两侧流动浅紫光补充舞台中部,形成冷色调的柔和的对比气氛。
TEST-19聚光脚光浅紫浅蓝两台、顶排光白光浅蓝、流动灯深蓝色:用聚光脚光有意将人物光影投映在天幕背景上,顶排灯蓝光铺满舞台,顶光单灯强调中心形象,加之流动灯深蓝光,表现出梦幻般的冲击效果气氛。
TEST-20地排灯红色、顶排单灯白光、两侧流动灯橙色和黄色、面光浅橙色、重点加强流动浅黄:地排灯造成红色过度背景,顶排白光作重点强调,面光投出柔和橙光的舞台,加强流动灯使立体感空间感更为凸出。(TEST1-20注释文字出自松下电工《STAGE & ENTERAINMENT LIGHTING》。
6、体育场、馆,人文景观等临时舞台布光
a、 光源特性:——可见光自然光源人工光源
b、 五要素:——1)主光 2)辅助光3)轮廓光4)背景光(环境气氛)5)修饰光(光比反差
c、 视觉感受:——眼睛的视觉直观效果;感光胶片效果;电视屏幕效果
d、 演出灯光的造型元素
1)光源
※ 日光:时间与色温的变化及造型规律—从黎明日出到日落黄昏的过程。
※ 灯光:(泡形,管形)钨丝灯,白炽灯,碘钨灯,镝灯,闪光灯,氙灯,荧光灯,卤钨灯,金属卤化物灯,激光(钠灯,汞灯)等。
在演出灯光设计中重要的是选择那种灯具表现舞台空间效果,灯具光源、功率、灯种、镜头以及型号的不同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供演出选择。
2)光强
※ 视觉感受的明暗效果—利用眼睛的生理特点进行设计,眼睛从明视觉进入明视觉状态需要时间大约为15~30分钟,而从暗视觉进入明视觉状态所需时间则比较短。因此演出灯光场景设计可以根据剧本内容情节,有意区分各场景的明暗强度。了解实际亮度与对比亮度的客观存在,是把握舞台空间画面的重要因素灯具种类及功率不同发光强度不同。所造成的效果也不同,根据演出空间的尺度距灯具种类及功率不同发光强度不同。所造成的效果也不同。
3)光质
※ 各种灯具的投光特点;均匀度,光束角,柔硬度,光学性能。柔光纸、减光纱、反光板的应用效果。
4)光比
※ 同一视觉空间画面中的明暗对比。
※ 视觉感受的明暗效果—利用眼睛的生理特点进行设计,眼睛从明视觉状态需要时间大约为15~30分钟,而从暗视觉进入明视觉状态所需要时间则比较短。因此演出灯光场景设计可以根据剧本内容情节,有意区分各个场景的明暗强度。
※ 注重整体;强调局部。舞台整体越亮演员越暗在同一空间画面中明暗与色彩面积大小的对比可产生不同的视觉变化。
※ 人物造型主光与辅助光的明暗与色彩对比:以演出的视觉欣赏需要设定。2:1、5:1、10:1、30:1、50:1、100:1不等。
※ 主要人物光与主要人物光的对比:同一环境中要根据空间层次和表现意图区别主次关系,以2:1、3:1、5:1不等。
※ 人物光与环境光的对比:以2:1、5:1、10:1不等。
※ 前景、中景、后景的光比:以2:1~10:1不等。
※ 演出中场景与场景空间画面的明暗和色彩对比:利用剧情发展的时间变化;季节变化;场景变化:色彩变化的对比。
5)光区
※ 灯光投射到舞台或演出空间内的区域分布以及光区内外区别。
※ 以舞台表演区前中后,左中右的划分为根据所设计的照明区域。
※ 演出情节发展所需的局部或整体被照明区域。
※ 表演区照明以及景区照明。
6)光位
灯光投射方位:指在三维空间中灯具所处的具体位置。其中包括,面光,耳光,台口柱光,脚光,台口顶光,顶排聚光,顶排泛光,天排光,地排光,侧桥光,流动光,侧光,(吊笼台架)追光等。
※ 情节发展所需的方向表现:逆光光影、日出日落,天明天亮等。
※ 演出光区所需的特定灯位设计。例如:单灯照明;多灯照明。
灯光投射方向:侧面光效果:1/2(明暗效果)来自侧桥光,流动光,侧光,顶侧光;半侧面光效果:3/4耳光,台口柱光,相应方向顶光;正面光效果:面光,顶排光,追光。
7)色光
※ 色温及演色指数:色温调整。
※ 加色法,减色法,光色与物色相加的规律,光色的吸收和反射规律。
※ 滤色片及种类:上海伟康、常熟春花、日本LEEROCO 滤色片和色温片。
※ 色度图研究:实际颜色与对比颜色。
※ 心理情感色彩对人的影响。
※ 色彩对比:原色对比,间色对比,明暗对比
8) 光影
※ 投影造型:光源投影,光斑效果,关透明光影,正面反面投影。
※ 成像幻灯投映:幻灯,造型灯,电影灯,追光,数字投映设备,电影机投映等。
※ 造型景物表面粗糙或平滑程度。
※ 人物的剪影、关剪影效果与媒体作用。
※ 半透反投、低角度正透和反投,逆光、侧逆光效果。侧光光影效果。
※ 媒体:烟雾、水雾。
9) 光的运动
※ 舞台演出时空中光色的转换和延续过程以及灯光变化
※ 演出空间中所使用的动态灯具及照明效果。
※ Cue—Q 程序编排变化的时间、节奏、数量等。
e光的的造型功能
(1) 照明:——无光则无形体,以控制光的明暗作为手段呈现形体。
(2) 塑造形象——描绘人物角色的性格特点,表现不同景物的空间效果。
(3) 光比调整——追求良好的视觉效果;实际效果对比;视觉效果对比。
(4) 时空环境气氛:——表现归定情境所需的时空氛围。
(5) 表现主题内容:——与之相关的灯光色彩等视觉语汇。
(6) 沟通观演关系:——促成演员与观众之间的情感交流。
(7) 照度(直射光)——促成演员与观众之间的情感交流。
※ 照度:物体表面在单位面积上获得的光通量。被均匀照射的物体,当1平房米面积上所得到的光能量是1流明时,其表面的照度是1勒克司;因此以1国际烛光的点光源为中心,以1米为半径,在球面上所产生的照度就叫做1勒克司。以字母Lux或Lu表示。
※ 照射强度被光源的功率和设计以及投射面间的距离所决定。光源发光强度越高,照度越高;距离
,照度越高。
※ 被照射物体表面的照度值高低还与投射光角度有关,布光越趋向垂直,照度越高。
※ 照度的平方比定律:光源不变,垂直照射面的照度与它到光源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例如:如果将泛光灯向后移动原距离的2倍,光照面积增加4倍,照度值只有原来的1/4;如果向后移动3倍,照度值减弱9倍。相反如果向前移动原距离的1半照度值增加4倍。通常在演出应用中重点的垂直照度。
※ 度与垂直照度:舞台水平照度的高低决定舞台台面的亮度;垂直照度的高低决定。
(8)亮度:亮度表示物体表面发光的强度值。不论这一表面是自己发光还是反射光线,或是透射光线,中要从它表面上“发出”不来看,就可以称它发光的表面。在单位面积上的发光强度既是该物体表面的亮度。在同一发光面,方向不同亮度值不同。亮度的测量一般在垂直于视线的方向进行,发光面在单位面积中发光的强度叫做亮度。如光强不变,发光面投影面积越小,则亮度越高,发光面投影面积越大,则亮度越低。亮度单位是尼特(nt) 。1尼特=1坎德拉/1平方米。其次,物体的反射度越高。同一光照下,白光与黑色的被照物体反射率不同,反射和吸收光线能力不同,其表面亮度不同。另外,亮度中还存在着实际亮度概念与视觉亮度概念。视觉亮度所指的是视觉感官上的视觉亮度,即利用人们的视觉生理特点,造成高于实际的物理亮度的效果。
水平照度与垂直照度:舞台水平照度的高低决定舞台台面的亮度;垂直照度的高低决定观众所看到的人物和场景视觉效果的明亮程度。通常在演出应用中重点测量被照物体的反射光亮度。
9) 色温:温是以“完全辐射体”的温度来表示实际光源的光谱成分,它是以“凯.尔文”标度的绝对零度(-273℃)为基准,以K(或K)为符号。随着温度的提高,辐射黑体颜色发生变化,先从暗红转为黄,最后变为兰白色。“完全辐射体”在不同的温度辐射出的光谱成分,会产生一系列的辐射光色变化。随着温度的变化“完全辐射体”所发射出来的波长和光谱色相一致时,就是此时“完全辐射体”的色温。色温是把光源的光色以物理的客观数字概念一表示,不是指光色的温度。光源色温越低,光色越偏向暖色的视觉效果。光源色温越高,光色越偏向冷色的视觉效果。
(10)演色性:是指光源照射物体呈现色彩的视觉效果质量高低的评价。这种评价的数值是以基准光下所看到的色彩指数为依据的,物体在全色光谱的照射下所反映的色彩最真实。日光是演色性最好的等比例的全色光源,舞台及影视照明光源除发光效率要求要高,而且要求光源显色性能好,被照射物体的颜色失真少。
例如:1kw~2kw卤钨舞台照明灯的演色指数可以达到100的评价,而水银灯的演色指数达到50的评价。
※ 直射光:或叫直接照明光。
※ 反射光:光线经过反射面所获得的亮度。
※ 透射光:光通过不同的透光材料所获得的亮度。
照度和亮度
照度:物体表面在单位面积上所获得的光通量。被均匀照射的物体,当1平方米面积上所得到的光通量是1流明时,其表面的照度是1勒克司;因此以1国际烛光的点光源为中心,以1米为半径,在球面上所产生的照度就叫做1勒克司。以字母Lux或Lu表示。
1)照射强度被光源的功率和设计以及与投射面的距离所决定。光源发光强度越高,照度越高;距离越近,照度越高。 

     广东省深圳礼仪公司网 粤ICP备12075253号 

     开业策划  深圳开业剪彩策划 开业典礼策划     深圳开业庆典策划网     移动厕所出租网     中国皇家礼炮网    移动厕所出租     深圳舞狮表演      深圳启动球网    深圳开业典礼策划网    深圳行架出租网   电子礼花网     深圳舞台出租网    深圳开业音响网    启动球租赁网    庆典音响出租网     深圳舞台行架搭建网   
             

Powered by PageAdmin CMS